查看原文
其他

政策︱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公示!未来17年将这样发展

国地资讯 2021-06-14
导读

作为广州面向2035年的总体性、纲领性的空间战略谋划——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-2035年)》草案日前正在进行公示。根据草案,广州将建设成为美丽宜居花城,活力全球城市。同时,草案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为:优化山水林城田海的市域空间格局,强化国土空间底线管控,科学配置国土空间资源,构建安全、和谐、开放、协调、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。


近日,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~2035年)》草案开始公示,该项规划是广州面向2035年的总体性、纲领性的空间战略谋划,意义重大!其中提出的目标愿景是:目“美丽宜居花城、活力全球城市”;到2035年,建成国际大都市,常住人口规模2000万人左右。同时严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,确定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2/3,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1/3。


城市性质:强化历史文化名城 大湾区核心引擎


未来17年广州将如何发展?2018年2月,《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~2035)》草案进行了公示。但其后,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出台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》明确指出,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,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做出的重大部署,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构建美丽国土的关键举措,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


2017年底,广州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试点。2018年9月,广州依托“三规合一”“多规合一”以及“两规”试点工作基础,在全国较早的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,探索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和成果体例。


本次进行公示的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~2035年)》是广州面向2035年的总体性、纲领性的空间战略谋划,是广州落实国家和省空间发展战略意图,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,引领城市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,建设美好城市人居环境,促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总纲。


其中提出的目标愿景是:建设“美丽宜居花城、活力全球城市”。这一提法与《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~2035)》草案一致。


广州的城市性质为:广东省省会,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、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,国际商贸中心,综合交通枢纽、科技教育文化中心,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。


而在《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~2035)》草案中,广州的城市性质定义为:广东省省会,国家重要中心城市、历史文化名城,国际综合交通枢纽、商贸中心、交往中心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,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。


对比前后两个规划可见,最新的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~2035年)》草案将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提到了更重要位置;同时强化了广州“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”的作用。



焦点一:严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1/3


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~2035年)》草案给出的分阶段目标是:


到2025年,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,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,建成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现代服务、文化交往强市,国际商贸中心、综合交通枢纽、科技教育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,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。


到2035年,建成国际大都市,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、综合交通枢纽、科技教育文化中心,城市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生态环境、文化交往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。


到2050年,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,繁荣富强、文明和谐、绿色低碳的美丽宜居花城、全球活力城市。


城市规模方面,合理确定人口规模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在2000万人左右,按照2500万人左右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。


本次草案强调要严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,促进节约集约用地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,确定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2/3,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1/3。设定土地资源消耗上限,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在市域面积的30%以内。



重点盘活存量,结合产业结构调整、环境综合治理、土地综合整治等,加大低效用地盘活,拓宽盘活路径。同时引导存量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,将适度增量定向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、重大项目平台和民生发展。提质增效,加强土地复合利用,合理提高土地开发强度,提升单位土地的经济密度和产出水平,提升国土空间开发品质。


焦点二:广深港高铁将引入广州站 规划与周边4市地铁衔接


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,本次草案提出,构建极点带动、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,引领带动全省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协同发展新格局。携手港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协同港澳建设国际金融枢纽,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,拓展粤港澳居民来穗就业创业空间,完善提升穗港澳对接沟通机制,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重大平台。


将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,加快建设为大湾区国际航运、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,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。



围绕广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,共建广州大都市圈。推动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,推动更高质量的广清一体化,提升与珠江口两岸城市合作水平,推动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合作发展。其中,加快广佛同城化,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极点。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形成轴带支撑。共建世界级机场群、港口群。重点推进广深港高铁广州南站至广州站联通线、广中珠澳高铁等建设。规划与佛山、东莞、清远、中山等周边城市地铁的衔接通道。



市域空间结构上,以珠江为脉络,以生态廊道相隔离,以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,以重大战略枢纽为支撑,形成“一脉三区、一核一极、多点支撑、网络布局”的空间发展结构。建设全球重要交通枢纽。国际航空枢纽方面,到2035年,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数达190条,旅客吞吐量达1.2~1.4亿人次,货邮吞吐量达500万吨。国际航运枢纽方面,至2035年,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7.5亿吨,邮轮年旅客数量达300万人次。国际铁路枢纽方面,至2035年,新增10条高铁,客运量达4亿人次,货运量达7700万吨。



同时升级轨道都市,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交通。建设更紧密的城际直连轨道、更高效的市域轨道快线、更高覆盖的城市轨道普线,建设多层级轨道网络。至2035年建成2000公里左右的轨道网络。


焦点三:建设8条生态廊道 6条通风廊道


在国土空间格局方面,优化山水林田海的市域空间格局,强化国土空间底线管控,科学配置国土空间资源,构建安全、和谐、开放、协调、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。构建通山达海的生态空间网络,重点建设“三纵五横”的生态廊道体系,分别是:北二环生态廊道、流溪河-珠江西航道-洪奇沥水道生态廊道、金山大道-莲花山生态廊道、横沥-凫洲水道生态廊道、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、增江河-东江-狮子洋生态廊道、帽峰山-火龙凤-南沙港快速-蕉门水道生态廊道、沙湾水道生态廊道。



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与治理。加强河湖水系保育。“以水定城、量水而行”,协调水城关系。加强水系保护与管控,优化北蓄、中疏、南排的水网分洪滞洪体系,实现调蓄平衡、备蓄缓冲、功能复合,至2035年全市水面率达到10.2%。保护提升森林资源。按照“北部提升、中部优化和南部增量”的方向,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精准提升,森林进城围城,沿海沿江防护林完善。至2035年,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2.3%。


维育“云山珠水”生态本底,塑造“大美珠江”城市魅力纽带。重点打造精品珠江三个十公里,实现主城区珠江两岸60公里滨江漫步道、骑行道、无障碍通道三类通道全线贯通。为市民提供舒适、开放、贯通的滨水空间。塑造独特的城市天际线和景观视廊。加强建筑高度管理,对视廊范围内建筑高度及风貌进行引导,保证都市地标建筑的40%~50%以上可见,山体、历史地标的1/3以上可见,强化云山珠水的城市整体意象。控制通风廊道,提升气候舒适性。建设市域6条通风廊道,避免屏风式建筑布置,控制主要入风口建设增量,形成利于通风与清洁空气流通的空间环境。


焦点四:营造城廓和骑楼文化景观带 打造活力与包容社区生活圈


名城保护方面,用微改造的“绣花”功夫,整体保护活化历史城区。复兴古代、近代传统中轴线,持续推动六脉渠等历史水系修复,营造城廓和骑楼文化景观带,活化提升民宿风情区,擦亮城市文化地标,推进历史城区有序疏解。实施“最广州”历史文化步径,串联一批最能反映广州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、最能展现广州传统风貌的建筑、街道、街区,讲好广州故事,展现广州魅力。规划了9条“最广州”历史文化步径,分别是:6公里长的红色基因路,5公里长的古都年轮路,3公里长的城央水脉路,10公里长的丝路遗风路,4公里长的粤味探悠路,11公里长的工场传奇路,5公里长的西关小筑路,5公里长的街市揽胜路、2公里长的文宗之旅路。



草案同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。完善住房保障供应。到2035年,新增城镇住房200万套以上,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比例不少于20%,保障性住房占全市新增住房供应的8%以上。


打造活力与包容社区生活圈。按照15分钟步行可达的空间范围,3~10万人的服务人口规模打造社区生活圈,培育社区中心。为满足居民在周末享用较高服务品质的设施需求,以3~5个社区生活圈打造服务人口20万~30万的组团中心。基础教育设施、养老设施覆盖每个社区生活圈,每个社区生活圈配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至少配置1处社区文化中心和自助图书馆、1处街道级公共体育设施;每500米服务半径布局1处社区公园或广场;重点提高菜市场、零售商业、物流配送等设施的社区生活圈服务覆盖率。


完善城乡公园体系建设,到2035年,郊野生态公园增加至约124处,城市公园增加至约120处,社区公园增加至约400处。


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-2035年)》草案公示


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》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,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。


立足新时代,谋划新征程。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先行先试的要求,广州市组织开展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-2035年)》编制工作。本次规划编制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、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贯彻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,坚持新发展理念,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,率先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,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,为广州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,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、四个出新出彩,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,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提供重要支撑,朝着建设美丽宜居花城、活力全球城市的目标奋进。


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-2035年)》草案已编制完成,为了让公众充分了解草案内容,征询公众意见,现进行草案公示。


一、公示时间


2019年6月13日起


二、公示网址


1、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:http://www.gz.gov.cn


2、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:http://ghzyj.gz.gov.cn


3、微信公众号: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


三、公众意见收集途径


1、电子邮箱:gzzg2035@gzlpc.gov.cn


2、传真:020-83193246


3、邮寄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,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先行先试工作小组办公室(收),邮政编码:510030。


附件: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8-2035)》草案


责任编辑:林冬娜、邓小云

文章来源:广州日报、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

图片来源: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
往期推荐资讯

如何应对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变革与传承?

资讯

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进展情况一览

聚焦

一种基于地理格网的三维模型数据统一表达方法


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自然资源、城乡发展、生态环境行业,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,分享新鲜资讯,展示研究成果。


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关注“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”给你想要的资源!          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